双柏县基层文艺组织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日期:2020-06-04来源:本站原创点击:4190 字号: 手机:

扫描微阅读

——2020年5月9日在双柏县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33次会议上

双柏县人大常委会调研组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2020年的工作要点和监督工作计划,县人大常委会成立调研组,于2020年4月7日至14日分别深入石咢嘉镇、法脿镇、安龙堡乡、县文化和旅游局、县教育体育局、县公安局、县文联、县老虎笙演艺公司,对全县的基层文艺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县基层文艺组织基本情况

全县的基层文艺组织分为政府性文艺组织和民间文艺组织两类。政府性文艺组织主要包括县文联及其管理的9个协会、8个乡镇文联及文化和旅游广播电视体育服务中心、2个机关文联、县老虎笙演艺公司;民间文艺组织主要是指县城和各乡镇群众自发组织的民间文艺队。

(一)县文联基本情况。县文联机构设置是一正四副,即1名主席,1名专职副主席,3名兼职副主席。目前,专职副主席空编。县文联下设双柏县文学艺术中心,属县文联下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8名,现有专业技术岗位编制人员4名、管理岗位编制人员2名,空编2名。县文联自办两本刊物《哀牢山文艺》和《彝乡文化》。《哀牢山文艺》主要刊发县内文学爱好者的文学作品,《彝乡文化》主要刊发县内作者关于民族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成果。

(二)县文联管理的九个协会基本情况。现有县文联原下属协会9个,分别是作家协会、摄影家协会、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音舞戏剧协会、诗词楹联协会、查姆文化研究协会、毕摩协会、根雕协会。9个协会都有相对稳定的负责人和会员,共有会员688人。协会负责人和会员大多数都是国家公职人员兼职。 

(三)十个基层文联基本情况。到2017年,全县除公安局、教育体育局两个县级机关文联外,8个乡镇也均成立了乡镇文联,开创了全州基层文联建设先河。乡镇文联主席均由党委宣传委员兼任,设2名兼职副主席;两个县级机关文联主席由党委班子成员兼任,设2名兼职副主席。教育体育局文联、石咢嘉镇文联、爱尼山乡文联、安龙堡乡文联有自办刊物。

(四)乡镇文化和旅游广播电视体育服务中心基本情况。乡镇的服务中心共有编制25名,其中妥甸镇编制为4名,其他每个乡镇编制为3名。截止2020年3月,全县乡镇服务中心现有在职在编人员22人(含公务员岗位调整混编任职2人),空编5人。其中,乡镇站所兼职人员8人。

(五)县彝族老虎笙传承演艺有限公司基本情况。公司成立于2012年,其前身是双柏县民族艺术团,现有职工19人,其中,保留事业身份的职工8人(均托管于县文化馆),合同制工人11人。公司的演出活动分公益类演出和商业类演出两类。公益类演出主要是承办县内大型文艺演出和“送戏下乡”,政府每年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商业类演出由公司自行联系,为公司创收。

(六)业余文艺队基本情况。全县共有相对稳定的民间文艺队近200支。其中,县城有县文化馆和县老年大学馆办业余文艺队12支,登记造册会员300多人;每个乡镇都有相对稳定的民间文艺队1至2支;登记在册的村级业余文艺队168支,队员3000多人。大多数民间文艺队比较活跃,经常性开展文艺活动。

二、基层文艺组织开展活动情况

(一)县文联管好队伍守好阵地,文艺工作连续创优。参照规范的协会管理模式抓好各协会的换届工作,积极督促协调各协会组织活动,保证全县文艺创作有队伍、有作品。同时,以点带面,发挥文化主阵地辐射作用,每年刊印《哀牢山文艺》6期和《彝乡文化》4期。在原有的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云南创作基地、楚雄州作家创作基地、楚雄州书画摄影创研基地、楚雄州彝族音乐创研基地、《滇池》之友联络站的基础上,2019年努力争取了《中华文学》《今古传奇》《民族大家庭》杂志社、楚雄州美术家协会在双柏建立创作基地,全县文艺创作氛围更加浓厚。县文联工作连续三年被楚雄州文联考核为“优秀”等次。

(二)各协会坚守信念攻坚克难,文艺创作稳中求新。各协会积极组织会员加入“书香双柏”志愿服务队,开展文化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进军营等服务活动;结合自身优势积极开展文艺创作和服务活动,如书法家协会开展免费书赠春联活动,美术家协会为民宿、学校赠送美术作品,摄影家协会努力寻找拍摄并宣传推介双柏的美丽风景,音舞戏剧家协会积极开展民族广场舞培训和部门文艺演出辅导。各协会都在积极发展会员、努力创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19年,有2个协会、3名会员受到了州委、州政府表扬。

(三)基层文联统筹兼顾探索发展,工作成效各有千秋。十个基层文联的负责人尽管本职工作很忙,但是还能统筹兼顾推动文联的运行和发展,努力组织好本乡镇和本部门的群众文化活动,在创办刊物、发展壮大文艺创作队伍和展演队伍等方面大胆探索、努力作为,都取得较好的成绩。

(四)县老虎笙演艺公司公益商业并重,民族文化炫耀舞台。公司成立以来,一方面积极联系商业演出,努力为公司创收。另一方面,认真组织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活动,通过送戏下乡、承办大型文艺活动等形式落实文化惠民要求。同时,努力探索创新,将双柏的“查姆文化”“三笙文化”等优秀民间文化挖掘包装推上县内外大舞台,有效传承和宣传推介了双柏的民族文化,极大地提升了双柏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公司每年完成不少于95场惠民演出任务,其中送戏下乡不少于60场次;每年外出参加商业演出或演艺比赛不少于5场次。2012年企业改制以来,共参加全州至全国性的大型比赛和展演活动10多次,获得州级奖项8项,省级奖项1项,国家级奖项3项。

(五)公共文化服务热情有力,民间文艺活动丰富多彩。文化主管部门积极争取项目,不断完善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场地、舞台、音响设备等基础设施;积极履行公共文化服务职能,设专兼职公共文化辅导员,为部门文化活动和民间文艺队提供编排指导;引导支持业余文艺队发展壮大,队伍已经覆盖到村组。从2018年开始,县文化馆组织全县业余文艺队每季度举办一场“舞动虎乡”专场文艺演出,搭建了群众文化的“大舞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有力有序,先后2次修订出台了《双柏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申报、认定与管理办法(试行)》,非遗项目逐年增加,传承人队伍逐年扩大。已获得国家级非遗项目2项、省级项目6项、州级项目20项、县级项目58项;成功培养申报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人、省级5人、州级19人、县级113人。

三、基层文艺组织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相关工作经费筹措难,部分活动开展受限。基层文艺组织承担着团结和动员文学艺术界社会组织和代表人士,宣传贯彻党的文艺方针,助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独特职责,主要通过“搞活动、出作品”来发挥作用,但必要的活动经费保障不足。9个县级协会、10个基层文联的活动经费筹措难,制约了相关活动的开展;非遗传承对象以务工务农群众为主体,学习期间的务工、伙食、交通补助等费用无法解决,加之非遗文化艺术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不足,愿意接受传承的人很少,面临“断代危机”。

(二)文艺人才培养机制不活,人才出现断档危机。文艺人才的招录统一纳入并按照事业单位招考办法招录,不得设置限制报考条件,而且只看笔试成绩,不进行面试,很难招到艺术创作、民族文化研究、旅游策划管理等方面的稀缺人才。特别是县老虎笙演艺公司,现有文艺骨干大多年龄偏大,即将退休,新的人才招聘又只靠政府核拨的每人每年1.8万元包干经费,待遇低,招聘不到艺术院校毕业的专业人才,面临人才断档危机。

(三)乡镇文化中心工作人员在编不在岗、流动性大的问题比较突出。部分乡镇文化和旅游广播电视体育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长期空编,现有人员有的被抽调到其它站所上班,有的中心人员更换流动比较快,基层公共文化管理服务人员力量保障不足。

四、下步工作建议

(一)健全机制,强化投入保障。一是采取“争取上级支持一点、县财政支持一点、协调企业赞助一点”等办法,解决基层文艺组织开展工作、组织活动经费筹措难的问题。二是结合重大节庆、展演活动,以及县委提出的“民族文化展示区”建设,对新剧目创作编排、文艺精品创作给予一定扶持。三是进一步加大非遗传承工作支持力度,对愿意学习非遗文化艺术的村民给予一定的务工、伙食、交通补助,优秀的给予乡镇或县级表扬鼓励。

(二)建强阵地,强化宣传展示。一是积极探索提升《哀牢山文艺》、《彝乡文化》等刊物的文艺承载力,不断提高办刊质量和水平。二是结合县博物馆、查姆文化展示中心等项目建设,建设一个文艺作品综合展示中心或展示区,更好地促进文艺作品的宣传展示和对外交流。三是在县城恰当的位置建设一个配有灯光、音响等固定设备的中小型舞台,促进群众和企业自发组织的群众性文化展演活动和企业文化宣传活动积极开展,进一步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三)建强队伍,强化服务能力。一是将县文化馆、县老虎笙演艺公司事业人员招录纳入特殊人才引进,确保能够逐步补充一批稀缺的基层文艺人才;持续抓好非遗项目和非遗传承人的数量增加、等级提升、作用发挥等工作;按照“在传承中弘扬,在创新中发展”的理念,探索一条将弘扬优秀传统民族文化和展示新时代现实文化有机结合的发展路子,使双柏深厚的民族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二是配齐配强文化管理和服务单位空编人员,保证有专业人员干专业的事。三是进一步加强“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工作,创新工作方式,拓宽活动领域,加强部门协同联动,将非遗项目、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编入中小学校本课程,或者自编县内乡土教材作为教学内容适当推广,使县内的非遗项目和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真正走进校园,走进孩子心中,得到传承和弘扬。

名称:电话:
共0条评论

已关闭